环保检查席卷全国! ▷化工大哥山东: 自2017年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行动开展以来,已经关闭转产化工企业620家、停产整顿2614家;完成评级评价的6094家化工生产企业中,有2354家差评企业,其中有1334家公示退出。 ▷化工老二江苏: 根据江苏出台《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》(征求意见稿)的要求,到2020年底,江苏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2000家,到2022年,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;也就是说,在这两年的时间里,还将关闭5000余家化工企业。 ▷河北: 11月15日,河北省决定从即日起至明年4月底(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4月30日)在全省范围内联合部署开展打击环境违法犯罪“利剑斩污(2019-2020)”专项行动。 ▷河南: 据统计,3月份全省已关闭取缔违法违规企业194家,停产整顿349家,处罚951.28万元。 ![]() 企业请愿:环保可以!但不要“一刀切”停产! 一激石成千尺浪!不少化工企业都纷纷表示:重污染天气,根据预警级别,确定停产,限产及限产比例。简直是我们的心声啊!! 另外,企业还有这些诉求: 一、停产、限产常态化问题。目前一些地区将停产、限产常态化,不符合法律规定; 二、环保与安全问题的协调问题。生态环境部门要求车间、原料场全封闭,安全要求留有通风口,各自不管对方要求,双方总有一方(可以)处罚企业,尤以生态环境部门,经常严格顶格处罚。 三、预警通知问题。预警应24小时前做出并立即通知企业,现实却是企业接到通知时已经在预警期间,某些工序企业不可能说停就停,立即停下来,检查人员来了,得出企业违规生产的结论。预警结束时间不确定,使企业生产计划被打乱,造成一系列问题; 四、环保检查问题。不同部门多头检查,检查过于频繁,企业一天要接待多批不同检查人员,疲于应付,无暇顾及正常事物,企业的正常秩序被打乱。检查标准不一,前一个检查组提出的要求企业执行了,又被后一个检查组要求整改。 环境部部长:要给企业整改留足时间! △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现场 在全国工商联、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的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交流推进会上,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,在谈到环保“一刀切”问题时,明确提出,要给企业达标整改留时间:需要1个月给1个月,需要3个月给3个月,甚至更长时间。 对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李干杰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是“依法依规”。李干杰说,问题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,解决也不是一夜之间,这里特别强调要依法依规。 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,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就是环保“一刀切”问题。在会上,李干杰对此也做了详细的阐述。 他认为,所谓的“一刀切”主要是两种情况:一种是平时不做为,急时乱作为,平时不管不顾,等到环保督查一来,先停再说,等督查一走,又依然故我。在此中间还可能存在不分青红皂白的现象:即不分超标还是达标的,不分跟民生保障是紧密的还是不紧密的,都搞“一刀切”。 还有一种情况是历史遗留下来的,问题积累是一个过程,问题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,要给时间。对此李干杰表示:“比如有些民营企业现在不达标,要给出时间让它达标,需要1个月给1个月,需要3个月给3个月,甚至更长时间,没有关系,只要它动起来,总比它不动好。”但是,给企业整改留时间,并不意味着对企业的环保要求放松。李干杰强调,回过头来对企业也是一样,给时间了就不能不动,不能为了一点小利益影响公众的利益,那也是不可接受的。 李干杰指出,要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企业关切诉求,发扬“店小二”精神,精准雪中送炭,用灵活多样、注重实效的方式服务企业、支持企业,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。 生活中少不了化工,但很不幸化工背了一个大黑锅 |